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血尿反复为哪般?原来是“虫”在作怪

2018-11-23 作者:张锦  来源:泌尿外科 浏览量:


11月22日,被反复血尿困扰了一个多月的马先生总算可以顺利出院了。他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并对着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建军、周守军团队连连道谢。

原来,国庆期间,马先生就来到了我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反复间断发作的血尿,偶尔还伴有腐生样物排出,让他不由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膀胱恶性肿瘤!接诊医生周守军副主任医师分析,马先生的病情并不简单,需要住院进一步检查。

果不其然,泌尿系CT重建、无痛膀胱镜检查、病理切片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马先生被初步认定为由寄生虫感染导致的慢性肉芽肿性炎。而经过进一步了解,医生才知道,马先生常年在埃及、苏丹及印度等地生活、工作,由于气候炎热,还经常在当地野沟河内游泳。

考虑到情况较为复杂,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建军启动了疑难罕见病例诊治预案,并进行第一次讨论,由刘国道、蔡淳杰医生查阅中文及外文文献,特别关注中东及南亚地区的文献,前后共查阅了共50多篇中外文献,并以微信群内分发阅读。初步考虑为埃及血吸虫感染,而不是长江流域的日本血吸虫感染。张锦医生负责联系病理科,如何来明确哪一种寄生虫感染,周守军主任负责联系疾控中心及血吸虫病防治所,如何进行全身治疗。充分收集相关信息后,科室进行第二次讨论,诊断考虑为埃及血吸虫感染,讨论后决定行经尿道膀胱内局部病变切除术+全身抗血吸虫药物治疗。同时科室积极与我院预防保健处联系,并上报情况,在预防保健处的积极协调帮助下,高新区疾控中心来到病房对患者进行采集尿样、血样,以进一步明确寄生虫类型。

为了得到完整的病理,获得更多的病理诊断信息,对病变组织有一彻底的切除,谢建军、周守军主任团队采用一种非常特殊的微创膀胱病变电切方案,借鉴消化内科ESD技术,将病变组织整块切除,切除过程中,精确在膀胱浅肌层及深肌层之间切除,病变主要位于浅肌层的表面,要求层次控制精确,手术过程无出血,等离子镜下的视野中每一根膀胱肌纤维都有清晰的显示,手术非常顺利。这种技术国际上称为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enbloc-TURBT),因为对术者的要求较高,膀胱肌层较薄,控制不好会导致膀胱穿孔,目前在苏州地区只有少部分泌尿外科医生掌握应用。

完整的标本、精确的病理报告、详细的采样信息,11月20日,疾控中心正式报告马先生为埃及血吸虫感染。并给予其吡喹酮片行全身抗血吸虫治疗。至此,困扰马先生一月余的反复血尿,终于在我院泌尿外科团队面前真相大白,并且及时获得了专业的治疗。经过治疗,马先生已顺利拔除尿管,自行小便通畅且尿色清亮。除了对泌尿外科团队表示感谢,他也表示,将提醒身边的朋友积极回国治疗,并向他们介绍防护措施。

谢主任介绍:埃及血吸虫生活史始于虫卵从感染的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排至淡水中,经中间宿主小泡螺,经一系列增殖为尾蚴,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与含有尾蚴的水(疫水)接触时,尾蚴利用其腹吸盘,迅速钻入宿主皮肤并脱去尾部转为童虫,童虫在体内发育成成虫,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下静脉、痔上静脉,有时停留在直肠静脉内,多数成虫通过痔静脉与会阴部静脉至膀胱静脉与盆腔静脉丛产卵,少数也可在直肠与肠系膜下静脉内产卵。所产虫卵主要沉积在膀胱壁、输尿管、睾丸鞘膜、附睾、阴囊、精索等泌尿和生殖器官内。虫卵成熟后,膀胱黏膜内的虫卵落入膀胱腔内随宿主尿液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他特别提到,作为最早发现的一种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感染对泌尿系统的损害,主要集中于膀胱三角区以及双侧输尿管开口附近,长期病变形成较大的肉芽肿,会导致双侧输尿管堵塞,引起双肾积水,晚期感染者会导致肾功能损害。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血尿、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同时,埃及血吸虫感染与膀胱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的相关性。谢主任提醒,赴东南亚与中东或者非洲工作、生活的国人,应该避免在野河里游泳,避免接触疫水,一旦怀疑感染埃及血吸虫,应该立即就医,早期全身治疗,避免出现晚期的不可逆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