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我院成功开展腹腔镜胃肠镜”双镜联合”技术治疗早期胃肠癌

2019-02-13 作者:朱珠  来源:肿瘤外科 浏览量:

 

近期,我院肿瘤外科与消化内科联合成功开展了两例腹腔镜胃肠镜“双镜联合”技术治疗早期胃肠癌手术。

一位乙状结肠息肉癌变患者,在消化内科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术后病理提示乙状结肠癌,肿瘤侵犯粘膜下层,需追加手术。经我院肿瘤外科主任龚江波会诊后,拟行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但肿瘤较小且在胃镜下已被切除,腹腔镜术中寻找病灶定位困难。术前,龚主任与消化内科主任史肖华沟通,制定了术前行肠镜钛夹定位,术中双镜联合的手术方案,确保万无一失。在两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术中准确定位肿瘤,顺利进行了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另一位胃底部肿瘤的患者,肿瘤约1.5cm大小,患者术前多次做胃镜活检,病理为中度非典型增生,由于肿瘤基底较宽,且侵犯肌层,不排除癌变可能,如内镜下行EMR则导致胃穿孔和肿瘤残留的可能性大。龚主任建议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确定肿瘤性质。但肿瘤较小,且位于胃底(相当于房屋的“天花板”上)并靠近贲门,腹腔镜下定位肿瘤困难,如术中切除范围太大,又可能导致贲门狭窄。肿瘤外科与消化内科再度合作,利用“双镜联合”技术成功切除部分胃底,在胃镜下清晰显示贲门部通畅,未受损伤。术中病理提示原位癌,手术切除彻底,术后不需放化疗,一次性彻底切除解决了患者的难题,治愈了胃底部原位癌。

龚主任指出: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广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但腹腔镜缺乏手的触觉,对于肿瘤较小且浆膜面完好的早期胃肠道腔内肿瘤定位困难,单纯使用腹腔镜治疗早期胃肠道肿瘤犹显不足,常需中转开腹手术,增加了患者创伤。近些年胃肠镜下微创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等,但胃肠镜对基底部宽大、位置隐蔽内镜下难以显露的息肉,单纯内镜切除胃肠道出血、穿孔风险较大,且肿瘤易残留。腹腔镜与胃肠镜、胆道镜称为普外科“三镜”,近年来,二镜或三镜联合微创手术成为普外科新技术之一,发展的如火如荼,造福于广大病友。多镜联合治疗作为一种新的联合微创技术,弥补了单一腹腔镜手术和内镜手术的局限性,有效避免了腹腔镜手术的盲目性,拓宽了微创手术范围;同时多镜联合,精确定位,精准切除,确保完整切除病变的同时尽可能多的保留正常胃肠道组织;并能在管腔内对吻合口吻合质量进行实时监测,降低了术后吻合口漏、出血等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术后康复。随着多学科治疗模式(MDT)的建立,微创理念及快速康复理念的普及,多镜联合治疗将成为微创时代治疗早期胃肠肿瘤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