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两年蜕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助力苏州打造肿瘤诊疗高地

2019-02-28 作者:戚希敏  来源:社会营销处 浏览量:

 

2017年2月24日,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就此拉开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苏州科技城医院间深度合作的序幕。

两年间,两院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多科室专家定期来苏坐诊、查房、会诊、手术,并开设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两院共同举办义诊、讲座;病理科专家团队定期来苏进行疑难病例会诊及讲座;以章真教授为首的放疗科团队落户我院,助力我院打造苏州更先进的放疗中心;我院肿瘤中心医护人员轮番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学习……

夯实的基础,有序的管理制度,严格的制度执行,每周工作例会、医疗质量分析会的召开,肿瘤医院专家定期来院门诊查房,总院MDT模式的完美复制,定期的进修学习,各类科普讲课的开展,高水平肿瘤防治品牌的打造。无一不在助力肿瘤中心的发展。

在两院的共同努力下,两年来肿瘤中心迅速发展,大大方便了周边肿瘤患者。肿瘤中心住院患者、手术患者、三四级手术量均实现了持续增长。远程专家会诊的实现,定期的查房、各项治疗计划的严密监控,在迅速提升我院肿瘤中心医护团队的实力与水平的同时,也切实方便了肿瘤患者,让苏城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质化的手术、放化疗治疗以及病理诊断。

48岁的张老师去年6月突然发现自己的乳房上有一个肿块,在当地医院进行B超检查后,考虑为恶性肿瘤,一向健朗的她一下子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听说我院肿瘤中心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深度合作,便第一时间来到了我院。在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哲斌的建议下,张老师决定接受手术。

考虑到张老师的职业比常人更需要使用右手来书写板书,传统乳腺癌手术在切除乳腺的同时,也要做腋窝清扫,届时可能会有手肿、麻木,无法抬起等后遗症。而张老师多次提到,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和学生们在一起。显然,传统乳腺癌手术无异于给她的教学生涯画上了句号。再加上现有的检查结果显示,张老师的病情目前并没有出现转移。全方位考量下来,刘主任决定为张老师进行乳腺切除,并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万幸的是,张老师的前哨淋巴结均为阴性,无需进一步做腋窝淋巴结清扫。而为了规避后期癌细胞的转移风险,术后张老师接受了化疗。

而几个月的治疗下来,张老师的情绪也逐渐开朗起来。从起初的抗拒、不愿接受现实,到后来的积极配合治疗,再到现在的乐观向上。张老师的变化,医护人员都看在眼里,也打心眼里为她感到高兴。据管床医生陈建生介绍,一切顺利的话,再过三个月,张老师就可以回到她日思夜想的工作岗位了。

陈建生也坦言,张老师的爱岗敬业让大家感到由衷地钦佩,住院期间她总追着大家问,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重返岗位。几个月下来,能陪着她一起战胜病魔,重返岗位,大家都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特别有成就感。

同样受惠于两院合作的,还有来自黑龙江大庆的陈师傅。70多岁的他在去年1月起就感觉到上腹部不适,起初他并没有引起重视,直到三个多月后疼痛难忍,才来到当地医院进行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把他吓了一跳——胃癌。当地医生建议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医院接受治疗。多方打听下来,他在妻儿的陪同下来到了我院的肿瘤中心,寻求黄华主任的帮助。因为对手术创伤有顾虑,而微创手术伤口小,术后恢复快,且疼痛小,沟通下来,陈师傅一家明确向黄主任表示,希望可以接受微创手术。

5月1日清晨,陈师傅如期接受了手术。两个半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为了方便陈师傅妻儿对其进行照顾,肿瘤外科还特地为他们留出了一张空床位。两周的护理和恢复,陈师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并回到当地医院进行进一步化疗。对于治疗过程和效果,陈师傅一家连连感谢。

同样,在章真教授团队的帮助下,我院放疗中心的团队实力也迅速提升,造福了诸多患者。70岁的朱师傅去年9月被查出罹患癌症,他第一时间在当地医院准备接受胃全切手术,但医生开腹探查后才发现,朱师傅已经是胃癌晚期,无法进行手术了。在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因为无法进食,朱师傅的体重一下子掉了近40斤,原本身高1米7,体重130斤的他,变得瘦骨嶙峋,连路都走不利索。经过朋友介绍,他来到了我院放疗科。

考虑到朱师傅病情严重,再加上腹胀胃潴留,生活质量较差。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章真教授在会诊后选择了难度较大的同步放化疗结合靶向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有效延长朱师傅生命的同时,也很好地提升了生活质量。

放疗科主任宦坚介绍,胃周围重要脏器多,如肝、胰、脾、肾等,而且胃的体积大又是一个活动的空腔脏器,再加上淋巴结引流区较广泛,放疗计划的制定一定要慎之又慎、综合考量。章真教授选择的放化疗结合方案。经过治疗,朱师傅的胸腔积液从有到无,气闷胸闷等情况逐渐好转,胃潴留缓解,逐步可以进流质食物,体重也稳定在了100斤以上。期间,宦坚主任也多次和黄华教授沟通,探寻朱师傅是否具有手术机会。

而朱师傅一家对目前的治疗状况也十分满意。朱师傅的儿子坦言,他们也知道,胃癌晚期出现胃潴留的患者,若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生存期一般很短。按照朱师傅去年10月份的病情状况,当初来院就诊时,全家都以为朱师傅可能撑不到春节了,但是在肿瘤中心团队的努力下,朱师傅不光顺利熬过了春节,还和家人一起在家里吃了顿团圆饭。按照目前的治疗情况,他们全家都充满了希望。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同质化管理下,肿瘤内科的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开展基因检测、精准医学治疗。并规范化地开展了各项恶性肿瘤的化疗及癌痛规范化治疗,做到综合评估、综合治疗及个体化精准治疗。

今年春节结束后,28岁的小周在结束化疗后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2017年9月,小周因为小腿酸痛而至当地医院就诊,但当时并未查出什么。3个月后,他接受了“肌肉肿瘤切除术”,病理结果并不好——纤维型滑膜肉瘤。2018年2月,他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了“小腿扩大切除术”并开始化疗。因为化疗周期长,再加上往返不便,得知我院肿瘤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有深度合作后,3月底,小周来到了我院肿瘤内科接受下一步化疗。6月底,他结束了化疗。上周,进行完复诊的小周松了一口气——愈后情况良好。管床医生田亚丽介绍,持续稳定的治疗以及不断地鼓励,让她看到了小周的变化,从起初的焦虑,担心转移,到现在的积极乐观。小周正变得越来越好。

而病理科EBER原位杂交检测,HER2(c-erbB-2)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KRAS、N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等技术的开展,也在为病人预后判断及指导医生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药物,以便有效地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避免毒副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提供了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化建设上,肿瘤中心各病区也走在了医院前列。定期举办科室茶话会、团建;一起装饰病区、过节……在团队凝聚力上,他们颇有建树。而作为江苏省护理学会加入专业学组组员,去年12月28日,肿瘤外科护士长倪春燕还牵头举办了甲乳天使联谊会,邀请已经出院和正在住院的甲乳患者来到病区,通过趣味小游戏、科普宣教、强调规范化随访的重要性等,教会患者健康美丽地生活,拥有阳光心态。倪春燕也表示,以后还将举办更多类似的医患交流活动,让人文关怀始终贯穿在医患关系中。

而作为众合社工定点服务病区,肿瘤外科示教室里也时常会举办各类志愿者活动,吸引患者及家属参加。“爱的千纸鹤行动”“舞动手指,健康随行”“品故事,品人生”“释放压力,提升自我”“亲近自然,快乐人生”……一系列的活动,让住院患者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构建了更加和谐的医、护、患关系。暖心的是,在去年的护士节,肿瘤外科的护士们还收到了患者自发准备的护士节小礼物。而在过年期间,放疗科的护士许晶也收到了小患者为她画的画……

两年来,从无到有,从磕磕碰碰到规范有序。这其中,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的努力,有肿瘤中心医护人员的拼搏,更有广大病友的支持与鼓励。相信在两院的共同努力下,肿瘤中心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