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七旬老人食欲不振以为消化道出了问题 原来是急性心肌梗死惹的祸

2024-08-13 作者:李英、江晓燕  来源:老年医学科 浏览量:

近日,我院老年医学科连续接诊了多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一位70多岁的李阿姨(化名)的病例尤为典型。

李阿姨因剑突下持续性隐痛十余天,并伴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前来就诊。入院后,她的消化道症状进一步加剧,恶心频繁,食欲极差,并多次腹泻。尽管医生对其消化道症状进行了初步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全面检查和科室深入讨论,医生们发现李阿姨的病情远比表面上的消化道问题复杂。

原来,李阿姨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接受过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此次发病,医生们认为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性狭窄加重,导致了急性小范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不仅影响了心肌本身血供,还引发了右束支传导阻滞,导致血脏泵血功能减退。在此基础上,李阿姨原本就存在的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问题进一步恶化,诱发了急性缺血性肠病,从而表现出腹痛、恶心、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七旬老人食欲不振以为消化道出了问题 原来是急性心肌梗死惹的祸_1.jpg

针对李阿姨的病情,医生经过全面讨论,采取了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肌代谢、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措施。经过精心治疗,李阿姨的腹泻、恶心等症状逐渐好转,胸腹部隐痛和乏力感也有所缓解,心肌损伤也得到了有效改善。

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李英介绍,缺血性肠病作为一种因小肠、结肠供血不足导致的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动脉硬化发病率的增加而不断上升,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然而,由于缺血性肠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和漏诊率较高。李英提醒,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如腹部持续性隐痛、恶心与纳差共存、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应高度警惕肠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等。缺血性肠病的治疗原则强调从源头抓起,全面考虑患者的心血管状况,避免在治疗过程中加重心脏负担或造成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消化道系统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李英、江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