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

2024-10-13 作者:潘承祺、陈峰  来源:肿瘤血液科 浏览量: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jpg

2024年10月12日,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江苏省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及我院承办的“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举行。该活动以“静享时光,安宁疗护下的温情与守护--缓和医疗决议十年:我们做得怎么样?”为主题,旨在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安宁疗护的倡议,提高公众对安宁疗护的认识,推广安宁疗护理念,提升安宁疗护服务水平。江苏省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蒋丽娟,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陆治平、基层卫生与老龄健康处副处长蒋帅,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党委副书记兼我院党委书记孔杰峰,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王诚,我院副院长李伏超及医护人员、市民代表参加开幕式。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2.jpg

李伏超副院长介绍了我院在安宁缓和医疗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及取得的成果及经验。他表示,我院将积极响应国家关于老年健康教育及安宁疗护的号召,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3.jpg

王诚副局长就老年健康教育及安宁缓和医疗的社会意义和重要性发表致辞,介绍了苏州高新区在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医养结合资源均衡布局等方面的工作,并强调了安宁疗护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4.jpg

陆治平副主任在致辞中介绍了苏州市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如老年医院区县全覆盖、护理院数量和床位数量的显著增长,以及开展的安宁疗护、老年口腔健康、心理关爱、营养改善和痴呆防治“五大行动”。他特别强调了安宁疗护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苏州市作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的进展和成果。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5.jpg

蒋丽娟副主任就老年人在安宁缓和医疗中的需求与挑战进行探讨,她表示,中心将积极推动老年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为老年人提供更多优质的健康服务。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6.jpg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专家及市民代表实地参观了我院安宁疗护科,直观地了解安宁缓和医疗的实际运作和成效,现场还观摩了典型案例展示。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7.jpg

当天上午,我院门诊大厅设立了多学科团队义诊区,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明主、副主任医师张晓伟联合我院肿瘤血液科(安宁疗护科)主任医师仇俊兰、主任医师奉林,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李英,营养科主任医师王颖,普外二科主任医师邹晨,疼痛科主任医师陈洁梅,中医科主任中医师陈璇,妇产科主任医师戴凌,药学部副主任药师何素梅为市民提供专业、全面的咨询与诊疗服务。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8.jpg 

当天下午,我院在住院部设立互动科普课堂,营养科主任王王颖、肿瘤血液科(安宁疗护科)负责人仇俊兰、老年医学科负责人李英分别围绕老年营养、宁馨+生命尊严之旅、老年衰弱等主题对市民进行宣讲,更是特邀芳疗师开展芳香疗法科普;设立学术沙龙环节,特邀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袁玲、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黄明主、苏州市立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及骨质疏松诊疗中心主任吴永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护士长王芬等专家深入南大苏州医院肿瘤血液科(安宁疗护科)病房进行查房及指导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医疗服务水平。 

2024年江苏省老年健康教育和促进行动暨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主题活动在我院举行9.jpg

10月17日及18日上午,我院肿瘤血液科(安宁疗护科)、营养科、中医科、普外科等专家将分别至镇湖街道、东渚街道为广大市民提供义诊及疾病防治宣教。据了解,我院安宁疗护科及宁馨病房于2023年12月揭牌成立,由苏州市临床重点专科——肿瘤血液科代管,旨在肿瘤末期患者和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的安宁疗护服务,在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成效显著,在2024年中国医学人文大会中获得表彰肯定。我院肿瘤血液科(安宁疗护科)负责人、主任医师仇俊兰表示,随着活动的深入推进,相信安宁疗护及老年健康教育的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期待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一事业中来,共同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文:潘承祺、陈峰/图:江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