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26 作者:张月琴、江晓燕 来源:普外一科 浏览量:
俞阿姨多年来一直饱受反酸、烧心、上腹痛等症状的折磨。辗转多次就医,尝试了多种内科治疗方法,但病情并未得到明显缓解,反而逐渐加重,甚至无法平卧休息。近日,她来到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全面检查,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胃灼热、反酸、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膈肌的肌肉力量会逐渐减弱,食管裂孔周围的组织也会变得松弛,这增加了脏器移位的风险。肥胖人群由于腹腔内压力较高,更容易患上食管裂孔疝。此外,长期存在腹压增高的情况,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或频繁搬运重物等,也可能促使食管裂孔疝的形成。
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史肖华在发现病情后,立即邀请普外一科主任医师王奇进行会诊。普外一科团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研究,仔细研讨患者病情后决定与胸外科主任医师谢俊协同为患者实施静吸复合全麻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补片修补术。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术后当晚,俞阿姨反酸、烧心、腹痛的症状就基本消失了。在普外一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俞阿姨很快康复出院,并对此次的治疗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为了准确诊断食管裂孔疝,CT、胃镜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都起着重要作用。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和胃的内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疝入胸腔的部分,还能排查有无合并食管炎等其他问题。通过CT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看到食道的功能,胃的位置和形态,及裂孔的大小等情况,从而清晰判断是否存在疝。因此,了解食管裂孔疝,能让我们更好地预防它的发生,也能帮助患者更科学地应对这一病症,重寻健康生活。(张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