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中年男子反复哮喘,我院生物靶向药物带来精准治疗曙光

2025-07-21 作者:黎志财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浏览量:

52岁的张先生, 是一位哮喘患者,由于忙于生意,对自己的疾病没有好好的管理, 近年来几乎每月都要到社区或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且每天需用口服激素联合高剂量吸入激素来控制病情, 但仍经常感呼吸费力, 夜间甚至有“窒息式”的急性发作。

张大哥来到我院呼吸内科门诊, 接诊杨朝主任医师建议其住院全面评估病情, 血检显示他的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总免疫球蛋白高于正常20余倍, 常见过敏源检查提示有“艾蒿”过敏, 肺功能检查提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呼出气一氧化氮高于正常的5倍, 这一系列检查,提示张先生为典型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杨主任建议张先生接受“美泊利珠单抗”生物靶向治疗,经过几周期的治疗,张先生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下降, 自觉呼吸较前明显顺畅, 哮喘病情大为好转, 且平日激素使用量大为减少, 大大降低了远期肺功能下降的概率和长期使用激素的不良后果。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官网图.jpg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占据全球死因第三位,而中国哮喘患者约4600万,其中近80%的重症患者病情未控。传统治疗依赖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但部分患者仍深陷“急性加重-肺功能下降-再加重”的“死亡螺旋”。  

如今,一类名为“生物靶向药物”的创新疗法正终结这一僵局——它们像精准制导的导弹,直击疾病背后的核心炎症机制,为患者打开重生之门。  

生物靶向药物多为单克隆抗体,通过特异性结合致病的关键炎症因子或受体,阻断异常免疫反应。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生物靶向治疗, 只有表现为“2型炎症”的人群获益较多。杨朝表示,随着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普及和药物可及性提高,更多患者将告别“喘不上气”的绝望。未来,当医生面对重症呼吸疾病患者时,问题不再是“能否控制”,而是“如何为你选择最优的精准方案”。(黎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