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作者:王荣、江晓燕 来源:药学部 浏览量:
近日,我院药学部药师徐秀秀凭借细致入微的专业服务,收到高新区 12345 热线表扬,展现了药师团队的专业素养,也凸显了医院对用药安全“最后一公里”的坚守。
事发当日,一位女士陪同家属前来就诊咨询。在门诊药房窗口,当班药师徐秀秀发现患者计划将红霉素软膏涂抹于鼻腔内部。凭借专业知识,她敏锐意识到这一用法存在隐患:“红霉素软膏的基质和浓度设计针对皮肤表面,而鼻腔黏膜娇嫩,眼膏的刺激性更弱,更适合鼻腔使用。”面对患者的疑惑与抵触,徐秀秀并未急于说服,而是以《中国药典》为依据,耐心解释:“眼膏在出厂抽检时对微生物零容忍,而软膏的微生物限度要求相对宽松。鼻腔缺乏皮肤角质层保护,对微生物更敏感,错误用药可能引发感染风险。”
经过十余分钟的沟通,患者终于理解用药逻辑,欣然接受更换药品的建议。事后,该女士特意通过12345平台致谢:“多亏药师提醒,否则我们可能一直用错药!”
药房窗口是守护患者用药安全的“最后一道岗”。徐秀秀表示,药师需在短时间内完成处方审核、风险排查,同时以通俗语言化解患者焦虑。“比如,软膏和眼膏的成分看似相似,但适用场景截然不同。我们的职责就是让患者明明白白用药。”日常里,药师们收到的口头感谢不少,此次这通来自官方渠道的表扬,它不仅是对药师 “不放过细节、不敷衍沟通”的肯定,更印证了 “用药安全无小事” 的坚守价值。
药学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 “四查十对” 为准则,与临床医生紧密联动,把好每一道药品审核关;也会始终带着温度沟通,让专业指导走进患者心里。从一管药膏到一张处方,每一次严谨的把关,都是对 “药品安全守门人” 这个身份最实在的践行。(王荣、江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