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作者:孙红雨 来源:重症医学科 浏览量:
近日,我院创伤中心通力协作,成功抢救了一例多发伤患者,高效的流程、精湛的技术赢得患者家属的称赞。事发当晚,一名中年女性因遭遇车祸,右小腿被汽车撞断,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抢救室。骨折断端刺破皮肤,场面触目惊心,然而患者却表现得异常安静,没有如常人般“大喊大叫”。这一反常现象立刻引起了急诊医生的高度警觉,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医生怀疑患者存在其他严重隐匿伤情,当即为其安排了头胸腹 CT 检查。检查结果发现患者不仅胫腓骨骨折,还合并脾破裂、肝挫伤以及腹腔大量积液,生命危在旦夕!
伤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重症医学科、普外二科、骨科、介入血管外科、麻醉科等科室迅速集结。多学科团队经过紧急会诊,综合评估后一致认为,大出血是创伤患者在伤后早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当前首要目标是迅速止血,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择期进行确定性手术治疗。于是,团队决定立即进行紧急剖腹探查,行脾脏切除,同时安排血管介入待命栓塞止血,重症医学科全力做好围手术期保障工作,并提前汇报医务处,制定大量输血预案,确保患者救治过程中血源充足。术中探查发现患者腹腔大量出血,血压骤降,腹腔出血量达 3500ml。最终,多学科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成功稳住患者生命体征,随后被转运至ICU继续治疗。
转至 ICU 时,患者病情依然十分危重,大剂量升压药物仍难以维持血压,血液中的血小板、凝血因子大量丢失,导致 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腹腔引流管仍有大量鲜血引出。重症医学科主任汪明灯迅速分析病情:“目前患者继发了创伤性凝血病,需尽快补足丢失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继续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注意‘限制性容量复苏’,同时警惕低体温、酸中毒等情况。” 随着一袋袋血液缓缓输入患者体内,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升压药剂量不断下调,腹腔引流液逐渐减少,复查检验结果显示血小板显著升高、凝血功能明显改善。次日清晨,普外二科与重症医学科团队联合查房,在减停镇静剂后,患者神志转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近年来,我院创伤中心不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关口前移,狠抓创伤救治“黄金一小时”。在南京鼓楼医院专家的帮扶下,创伤团队勤练内功,持续提升救治能力,越来越多的严重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未来,我院将持续重点推进创伤中心建设,高质量保障苏州西部重症创伤患者的生命健康。(孙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