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我院专家走进苏州广电科普三高人群秋季如何护脑

2025-10-22 作者:宣传处综合  来源:宣传处综合 浏览量:

最近几天冷空气来袭,气温波动与昼夜温差增大,脑血管疾病患者又面临“多事之秋”。对于中老年人与高危人群来说,科学防范、守护生命至关重要。10月21日,我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朱文昱;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蔡增林做客《天天健康 周到有约》栏目(苏州广电总台大健康垂类联合苏州市卫健委、苏州市医学会打造)为广大听众科普秋季脑血管的养护要点,以及实用的护脑指南。

我院专家走进苏州广电科普三高人群秋季如何护脑.png

“气温骤降是脑出血的催化剂”,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从神经外科临床来看,秋季接诊的脑出血患者是否会显著增多?朱文昱介绍,“气温骤降是脑出血的催化剂”,这一说法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并与神经外科的临床观察高度吻合。每逢深秋入冬,因脑出血就诊的患者数量常显著增多,其背后的核心机制在于气温对血压和血管的剧烈影响。当人体突然受冷,体表血管会本能地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这直接导致循环系统外周阻力增加,引发血压急剧升高。对于已有高血压或血管硬化的患者,这种血压骤增会给脑血管带来巨大压力。

秋季为什么被称为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主要与哪些气候和环境因素有关?蔡增林表示,秋季被称为脑血管疾病“高发季”,其核心原因在于人体内在的“脑血管储备能力”与外界气候剧烈变化之间的失衡。每个人的脑血管都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能够通过收缩或舒张维持脑血流稳定,且健康的血管壁具有良好的弹性。但随着年龄增长或患有慢性病,这种能力会下降。秋季气温骤降和昼夜温差大,会导致体表血管收缩、血压显著升高,对调节能力本就有限的脑血管造成巨大压力,增加脑出血风险。同时,空气干燥易使人体处于轻度脱水状态,血液变得黏稠,不仅加重心脏负担,更易在动脉斑块处形成血栓,引发脑梗塞。

我院专家走进苏州广电科普三高人群秋季如何护脑2.png

万一身边有人突发脑出血,在救护车到来前,家属或现场人员必须做对的“黄金急救步骤”是什么?朱文昱表示,当身边有人疑似突发脑出血,请保持冷静,遵循以下“黄金急救步骤”,为专业救援赢得时间。核心原则:不帮倒忙。第一步:立即呼救,清晰说明。第二步:科学安置,畅通呼吸(最关键)。第三步:避免伤害,谨慎操作。第四步:密切观察,准备交接。(宣传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