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30年血小板减少的“秘密”

2017-06-06 作者:陈蓓  来源:检验科 浏览量:

 

 

 

2017年6月5日周一,急诊检验科一如既往地忙碌。采血窗口抽血的患者一个接着一个,所有的标本必须在承诺的时间内给出结果,并且越快越好。而此时,血常规的仪器出现了报警信号,散点图异常,仪器提示血小板减少。什么!血小板只有25×109/L!这个结果太低了,甚至已经达到了输注血小板的指征。当班的检验师快速地找出标本,查看病人信息。患者朱某,是肿瘤门诊病人,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检验师在仪器上又做了一次,两次结果是一样的,说明机器重复性较好。检验师不放心,虽然已经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但还是不假思索地将血常规的血做了涂片、染色进行形态学分析。这是检验科的复片规则,任何异常的结果都得通过进一步检查做确诊了才能将报告发出,每一个检验人员都必须遵守标准操作程序。

 

通过显微镜检查,发现该患者的血小板严重聚集,聚集的血小板无法通过仪器检测出真实的血小板数量,换言之,患者体内真实的血小板比机器做出的数量要多。那么,真实的数量究竟又是多少呢?

 

急诊检验组长王清珍凭着多年工作经验,初步怀疑是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那么EDTA又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呢?原来,EDTA是一种抗凝剂,各个医院检查血常规时抽血的管子里的抗凝剂均为EDTA,这种抗凝剂会使某些人群血小板在体外产生聚集,从而影响血常规中血小板结果。检验师立即喊来患者,与其沟通,重新给她采血,但这次用的是另一种抗凝剂的管子,叫做枸橼酸钠抗凝管。这种抗凝剂可以完全消除EDTA带来的影响。经过重新检测,血小板数量为88×109/L!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符合仪器结果!

 

患者非常感激,三十多年前她因为皮肤存在出血点在县级医院检查血常规,被告知血小板减少之后就开始吃药,她一直认为是血小板减少导致的皮肤出血点,而定期检查的血常规结果却始终不见好转。这次通过科技城医院检验科的实验室检查,终于揭开了困扰30年的血小板减少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