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8 作者:曾金丽 来源:社会营销处 浏览量:2713
昨天(5月17日)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三级康复专科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正式启动
三级康复网络体系模式能够根据区域内人群特点和医疗机构的特点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能够形成统一制度和流程,可以进行统一的培训和质控,从而避免当前康复医联体模式弊端,充分发挥区域内优质的康复医疗资源,提高整个区域内康复医疗水平,最大程度的满足区域人群对康复医疗服务需求。
康复医学科是我院特色专科之一
于2018年5月17日正式启用
年轻的他实力却不容小觑
往下看您就知道了~
01
人才建设
康复医学科目前拥有
康复医师7名(博士1名,硕士6名)
康复治疗师12名(博士1名,本科11名)
康复护士10名(硕士1名,本科9名)
学科带头人—吴勤峰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学术兼职:苏州市医学会第三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委员会康复评定学组 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第九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 委员;江苏省医师学康复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 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理事;第六届姑苏卫生特聘人才
02
学科建设
医疗篇
舒适病房环境,宽敞的康复治疗大厅,先进的康复治疗技术和设备,优质的服务理念,已经在苏州甚至华东地区迅速崛起。尤其神经整体康复技术和肌骨疼痛整体康复技术特色康复技术吸引大量市内、省内、国内患者前来预约就诊,连续10个月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
科研篇
目前在研各类科研项目9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苏州市级课题3项、苏州市体育局课题2项、苏州市高新区卫生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项、南京医科大学教育课题项目1项。截止目前,本学科人员已在中文核心期刊及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包括2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5.63分。举办市级继续教育项目3项,举办大型康复会议2项。
教学篇
目前,为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南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实习基地。
文化篇
科室尤其重视学科文化建设,“尊重,责任,团队,专业,环境”的学科文化,已经注入每个学科成员的内心,坚持每周一进行的科内学习讲座,促进了学科的快速成长和团队凝聚力的提升。在公益的路上,我们始终在努力利用节假日时间,多次走进校园公益活动、走进工厂公益活动,走进社区义诊。
03
专科技术
开展了神经系统疾病、骨科术后、
运动损伤、肌骨疼痛、发育障碍、
心肺疾病、产后等多个亚专科的康复治疗
神经整体康复技术
从认知、情绪、感觉、中枢控制等多角度治疗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肌骨疼痛整体康复技术
整体运动模式评估、手法治疗、功能性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
超声引导下注射治疗技术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PRP)、超声引导下肉毒毒素注射等。
电生理诊断及治疗技术
神经电生理诊断与评估、肌电图引导下神经肌肉阻滞等。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技术
产后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等。
传统康复技术
传统针灸、结构针灸、小针刀、推拿等。
04
硬件配置
床位数量41张,康复治疗部面积1400平米
引进了心肺运动试验评估系统,肌电生物反馈仪
短波治疗仪,超短波治疗仪,肌骨超声
垂直律动,认知评估系统
床边踩车,脊柱脉冲枪
体外冲击波,悬吊康复系统
三维步态分析系统等一系列先进康复设备
为开展高质量高水准的诊疗提供了保障
05
荣誉
短短的一年时间里
康复医学科的荣誉可谓盆满钵满
比如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8年院先进集体
吴勤峰主任获院十佳员工
王盛副主任获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奖
及“高新区新时代有为好青年”称号
王盛、魏天祺、李喜凤、孙悦获院先进个人
柴婷婷获得护理英语个案演讲竞赛三等奖
贡维薇获得微课授课竞赛优秀奖
张鹏获得消防运动会一等奖
走进康复医学科,走廊上挂满了锦旗这也是他们这一年来辛苦付出的回报除了锦旗外还多次被患者在寒山闻钟上表扬
“患者的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小科常听康复医学科的同事这么说也曾亲眼看见很多患者躺着进来,站着出去瘸着进来,走着出去也许,康复的魅力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