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作者:黎志财 来源:呼吸内科 浏览量: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11月18日, “世界慢阻肺日”义诊活动在我院门诊大厅顺利举行。一大早就有许多慢阻肺老患者及自感肺功能下降的患者到场参加。呼吸内科主任杨朝携专家团队参加义诊,现场有慢阻肺宣传资料发放及免费的肺功能初筛检测。
82岁的王大爷听闻我院有义诊活动,也早早的来到现场。何曾想,王大爷一年前的状态是躺在床上稍稍活动都气喘嘘嘘的状态,现在能够在老伴的搀扶下赶来医院看病,精气神较前明显改善。王大爷曾是一位教师,工作中常有粉笔粉尘灰吸入,同时王大爷嗜烟如命,年轻时每日能吸到2包烟,这些均是导致慢性支气管、肺气肿的重要因素。近5年来轻体力活动(如大小便、穿脱衣服等)十分困难,杨朝强烈要求王大爷戒烟,并规律吸入改善肺功能的支气管扩张剂、并建议其家庭吸氧及家庭呼吸机支持。近1年来王大爷自感呼吸困难症状明显较前改善,未再住院治疗。今天义诊,王大爷再次找到了杨朝,经过详细的复查,王大爷配了药满意的回家了。
杨朝表示,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慢阻肺是一种可防控的疾病,需要患者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吸入改善肺功能药物、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家庭氧疗、家庭无创呼吸机支持通气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黎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