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 作者:曾金丽 江晓燕 来源:社会营销处 浏览量:
70多岁的殷阿姨,自2020年12月开始出现吞咽困难,到我院胸外科就诊时发现患上食管中段鳞癌。因为瘤体比较大,有5.3*1.5厘米,医生经综合考虑,分别于2020年12月与2021年1月先为殷阿姨做了2次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直到近期,胸外科主任谢骏为殷阿姨做了“胸腹腔镜下的微创食管癌根治手术”,手术十分成功,殷阿姨目前恢复良好。
为什么先进行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然后再进行手术呢?谢骏表示,由于殷阿姨的肿瘤比较大,正常来说需要开放性手术,但开放性手术伤口大,创伤也较大,会对病人带来较大的损伤。考虑到阿姨年纪大了,于是采用新辅助免疫治疗+化疗,先将殷阿姨的瘤体缩小。这样,就可以在腔镜下完成手术,减少损伤。同时还可最大限度减少肿瘤残余,保证切端阴性。
谢骏介绍,与欧美国家相比,食管癌在我国较为常见,是我国男性第5大高发肿瘤。欧美国家主要以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为主,而我国以食管鳞癌为主,占到90%以上。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而早期食管癌,因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
针对相对早期的食管癌,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5年生存率在40%左右,如果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25%。如果是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5%。因此,从整体来看,食管癌的预后并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应用为患者带来了希望。既往研究提示PD-1单抗用于食管鳞癌二线治疗较化疗改善生存更显著,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二线治疗中的地位已经确立,这也是为何医生会选择此种方式来治疗的原因。(曾金丽 江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