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0 作者:陆珏 来源:姑苏晚报 浏览量:2555
本报记者陆珏实习生孙欣怡
不同年纪,有着不同的常见牙病。今天是“9·20全国爱牙日”,苏城各大医院于昨天联合举办了专家义诊。记者了解到,相当多年轻人嘴里都有个不安分的“小恶魔”——这智齿痛起来,让人恨不得一拔了之。而到了中老年,绝大多数市民又会遇到“老掉牙”问题,却鲜有人知牙齿松动是缘于牙周病。
那在什么情况下,医生会建议拔除智齿?牙周病又该怎么预防呢?记者请教了口腔科专家。
A
[青年]
智齿“不安分”寝食难安门诊40%的人会问要不要拔
市民小薛最近被智齿折磨得寝食难安。“我的智齿长出了3颗。现在左上那颗有些过度生长,还是歪的,感觉有点硌。”小薛说,自己平时只要工作一忙、休息不好,智齿附近的牙龈就会肿痛。所以他来到医院,咨询医生有无必要把这个“小恶魔”给“收”了。
市立医院北区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魏良富告诉记者,像小薛这样因智齿而专程就诊的患者,在口腔科约占30%门诊量,多为年轻人;同时,门诊上约有四成的病人,会提及要不要拔智齿的咨询。他介绍,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3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由于它一般在16-25岁萌出,这时候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
很多市民不知道自己的智齿该不该拔除。“对于现代人来说,虽然智齿贡献的咀嚼能力已经不是生存所必需,但如果智齿能正常萌出,并且建立咬合关系,或者至少不会带来疼痛和感染的风险并影响其它牙齿的话,是可以不用拔除的。”
魏良富指出,在口腔临床上,对于智齿拔除的适应症有很严格的规定。比如智齿“被蛀了。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龋齿可以补之外,那些龋洞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再如小薛的情况,属于“无对咬牙”:“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伸长现象,进而影响咬合,此时应拔出智齿。”
此外,当智齿造成邻牙病变、局部不易清洁、智齿埋在齿槽骨里常发生炎症,以及智齿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发生、正畸需要,智齿萌出和生长影响颞下颌关节功能或造成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情况下,医生也会建议拔除智齿。
B
[中老年]
牙周病好比“水土流失” 近一半人拔牙是因牙周炎
“医生,我最近牙龈经常有点肿,隐隐的痛,刷牙还会出血,我是不是上火了?”“我的牙齿一颗一颗都松动了,我家里人都这样,是不是遗传的?”“医生,我的牙齿以前特别好,现在怎么掉了好几颗?”
苏州科技城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宋卫健副教授表示,其实在口腔科医生看来,他们这些症状既不是上火,也不是遗传,他们得的是牙周组织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高达80%-90%。“牙周疾病很容易导致牙缺失,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老掉牙’。”有数据显示,因牙周炎拔牙者占拔牙总人数的44%。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8020”的口号,就是希望每个人在八十岁的时候还能拥有二十颗牙齿。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宋卫健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它们就像是树周围的土壤一样,紧紧地包绕着牙根,支持牙根并承受牙齿咀嚼食物时的压力。一旦“牙周组织出现问题,就像水土流失一样,树也就会倒掉,我们的牙齿就会出现松动、移位和脱落,同时会伴发牙龈的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
据了解,牙周组织病是口腔中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而作为牙周组织病中最频发的牙周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口腔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有一些是致病菌,当这些致病菌依附到牙齿上,成为菌斑,就开始对牙龈产生影响;菌斑不去除,时间长了会慢慢钙化成为牙结石,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牙龈出现红肿,疼痛出血,如果再加剧,引起牙槽骨的萎缩,那牙齿的松动移位就
不远了。
C
[日常]
单纯刷牙无法彻底“灭菌”
建议市民定期拜访牙医
那怎么去预防牙周炎,并做到全面的日常口腔保健?宋卫健指出,老百姓常说的“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无法将致病菌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由于这些致病菌潜伏得都很深,很难将其清理干净,所以要多措并举,才能有效清理致病菌。
首先,要进行有效刷牙,每次刷牙要保证3分钟,把每颗牙齿上下内外的牙面都刷干净,使牙面保持光洁。
其次,要习惯使用牙线,牙线可以很好地去除两颗牙齿之间邻面的菌斑,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物嵌塞,如果不清理干净,就会引发龋病和牙周萎缩,不管是儿童还是老人,都应该学会使用牙线,并养成每天使用牙线的好习惯。
如果是有轻度牙周萎缩的患者,可以使用牙间隙刷。“当牙周出现萎缩,牙齿之间就会出现稀缝,看上去黑黑的,俗称‘黑三角’,既影响美观又容易藏污纳垢,因此必须更加要用牙间隙刷重点清理。”
宋卫健提醒,以上必要的日常护理对于口腔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定期的口腔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期去拜访牙医,让牙医做专业的系统的口腔检查,并且对每个患者的不同状况给出一个私人定制的口腔维护方案。
“建议每半年或一年洁牙一次,并作全面口腔检查,把口腔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宋卫健说,这就像是给汽车做定期保养一样,我们的身体器官这么珍贵,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保养,这样才能彻底保护牙周组织,不再出现“水土流失”,延长牙齿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