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媒体聚焦

姑苏晚报:电话医生-每天倒走可以锻炼腰背肌/ 步入中老年膝盖仿佛中了一箭/ 骨折后长期卧床,要当心并发症

2017-01-03 作者:陆珏  来源:姑苏晚报 浏览量:

 

每天倒走可以锻炼腰背肌


本报记者陆珏
  读者:我今年45岁,腰部经常酸痛,有时大腿及小腿后方有种放射性的疼痛,休息一段时间后又会有所好转,反复发作好多年了,我这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吗?
  李平元:腰椎间盘突出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其周围神经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骨科门诊最为多见的疾患之一,也是腰腿痛最为多见的原因。本病多发于青壮年,主要表现为腰痛或放射性腿疼,多数病人先有腰痛后有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疼同时发生,少数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时发生,少数病人只有腿痛;晚期神经根压迫严重时会出现腿麻及无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若您出现上述症状,可去医院做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类型及硬膜囊,神经根鞘受突出物挤压移位情况,一般就能确诊。
  读者:父亲67岁,腰 痛十几年了,最近1年腿又开始痛了,严重的时候走路都不好走,去医院做CT说是腰椎间盘突出。我想问问这种情况需要动手术吗?可不可以保守治疗?
  李平元:腰椎间盘突出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注意平时工作不能太累,尤其要注意不能频繁弯腰工作,睡觉睡硬板床。每天可以倒走散步20分钟(注意安全),有利于锻炼腰背肌力量,也有利于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加重期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若疾病程度较轻症状会逐渐缓解。若疼痛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可选用肌肉松弛、止痛、镇静药物,也可应用舒筋活血的中药制剂,牵引按摩推拿疗法及局部硬膜外封闭也有一定疗效。如上述保守治疗无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微创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或后入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
  读者:母亲72岁,腰椎间盘突出10余年,看了好多家医院,各种保守治疗的方法都试过,症状就是没有明显好转,最近甚至加重,行走100米左右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方可继续行走,医生都建议手术治疗,考虑母亲年龄较大,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做手术会有多大风险,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李平元:根据您的描述,您母亲可能合并有腰椎管狭窄症。后入 路腰椎椎管减压融合 内固 定术目
  前已是一种成熟的手术用于解决腰椎管狭窄症导致的间歇性跛行。术前我们会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影像学检查,会对高龄患者做一个术前评估,请相关科室会诊将血压、血糖控制在一个正常水平,高龄及高血压、糖尿病一般不作为手术的禁忌症,各项评估达标后才会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绝大多数病人后方减压后,间歇性跛行症状都能够得到缓解,因腰椎管开放,血供障碍解除,椎管内压不再增高,机械和血供两个因素都解除。其余症状如神经放射性痛,如侧隐窝减压充分,亦可缓解。但下肢麻木、术前肌力减退者,则神经功能的恢复因人而异。
  手术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用硬板床,卧床时间约为2周。手术后早期翻身应由护理人员协助,不宜自行强力翻转,以保证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愈合良好。充分卧床休息2周后,可在合适的腰围保护下,下地做轻度活动。在恢复期,患者要逐渐加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锻炼并注意纠正不良姿势,注意腰背活动的自我保护,以防止疾病复发。手术后3-4个月后才能开始工作,工作应由轻到重,时间由短到长,并避免做强烈的弯腰等负重活动。
  李平元:苏州科技城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三上午。

 

步入中老年 膝盖仿佛中了一箭

 

 

  读者:我今年60岁,两条腿膝关节疼痛好几年了,一走路就疼,上楼梯也不方便,我是得了膝关节骨关节炎吗?王磊:膝关王磊医生 节骨性关节炎
  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变性、骨质增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骨关节疾患,以中老年居多,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一般可缓解。晚期可出现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屈曲受限,很大程度降低了中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若您出现上述症状,可去医院做一下X线检查,一般可确诊。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可见硬化及囊性变。MRI检查可以发现软骨损伤情况,可明确诊断骨性关节炎。
  读者:父亲72岁,走路时腿脚不方便很多年了。疼得厉害的时候就自己贴贴膏药,这几天加重了,去医院拍片子说是骨关节炎。我想知道该怎么治疗呢,需要动手术吗?
  王磊:膝关节骨关节炎为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急性加重期时建议患者多休息,减少膝关节活动及负重,若疾病程度较轻一般疼痛症状会逐渐缓解。若疼痛感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可口服消炎镇痛、活血化瘀药物对症治疗。如效果不佳,可加用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双醋瑞因(阻断骨关节炎的进展)或在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润滑膝关节营养软骨,缓解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从而减轻疼痛。如保守治疗仍无法缓解,可通过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做关节腔清理。若上述治疗无效,可做根治性手术,即膝关节置换术,解决患者的疼痛。
  读者:我父亲68岁,去了很多医院,做了很多保守治疗,膝关节还是很疼,医生都建议做膝关节置换术,但父亲有糖尿病,一直不敢手术。请问这种情况做膝关节置换术安全吗?术前术后都该注意些什么呢?
  王磊:膝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是一种成熟的手术,应用于解决患者的膝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障碍。术前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做相应的检查,并确认有无相关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如确实存在内科疾病,会联系相关专科医生做术前评估及相应处理,保证患者的血压或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确保患者安全的状况下手术治疗。
  一般术后3-4天即可下床活动,注意加强功能锻炼,做到“能屈能伸”,屈曲至少达95°,且保证膝关节能够完全伸直。一般经过2-3月的康复训练后,绝大多数人疼痛基本缓解,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我们经常碰到双膝骨关节炎的患者,做了一侧关节置换术后不到半年,患者主动前来医院要求置换另一侧膝关节,可见关节置换手术疗效是肯定的。目前治疗骨关节炎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关节置换术。
  王磊:苏州科技城医院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二上午。

 

骨折后长期卧床,要当心并发症

 

 
  本报记者陆珏读者:我奶奶86岁,在家不小心摔倒,到医院检查,诊断是左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该如何治疗?
  杨照耀:具体要根据老人身体情况和骨折严重程度决定。如果患者平时生活能自理,一般情况还可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建议手术治疗。骨折一般不会危及生命,但是骨折的并发症如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等,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早期手术的目的是让患者早点下床活动,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依据骨折的分型,一般可采取钉板系统、髓内钉系统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
  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不能自理,并发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身体条件较差,难以耐受手术,可卧床、牵引治疗,6-8周后拆除牵引,进行患肢的康复功能锻炼。认真护理、勤翻身,帮助排痰,避免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卧床期间,注意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再骨折的发生。
  读者:我丈母娘今年60岁,骑电动车时摔倒了,右手掌撑地,感觉疼痛肿胀,到医院拍片诊断为桡骨远端骨折,请问需要手术吗?
  杨照耀: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老年女性。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等原因,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较男性普遍,轻微暴力即可引起骨折。如果骨折移位不明显或稳定性骨折未累及关节面,可在局麻下进行手法复位加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口服消炎镇痛、消肿、活血化瘀药物缓解症状,1-2周复查X线了解骨折移位情况。若骨折位置稳定,固定4-6周拆除石膏,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如果骨折为不稳定型骨折,或累及关节面,或手法复位失败,可进行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读者:我爷爷75岁,在家不小心滑倒,在医院里拍片,提示肱骨外科颈骨折,需要如何治疗?
  杨照耀:肱骨外科颈靠近关节,周围肌肉发达,肩关节囊及韧带较松弛,骨折局部血肿和软组织损伤易发生肌腱粘连,可形成冻结肩致其关节功能严重障碍,因此治疗上要求分清骨折类型,尽可能解剖复位,在固定的基础上,保持肩关节适当活动。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裂纹骨折或嵌插型骨折,无需特殊治疗,仅需三角巾固定患肢2周即可活动;对于有移位的骨折可进行手法整复加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移位严重、断端不稳定或有软组织嵌插、经手法复位失败者,排除手术禁忌症,建议手术治疗,便于早期活动,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杨照耀:苏州科技城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为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