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媒体聚焦

姑苏晚报:电话医生-遭遇“胃癌君”的“前身”,咋办?

2017-04-10 作者:陆珏  来源:姑苏晚报 浏览量:

 

遭遇“胃癌君”的“前身”,咋办?

 

    本报记者 陆珏
  读者:我42岁,是家里的顶梁柱。生意上应酬多,经常要喝酒,老觉得胃疼,不会是胃癌吧?我应该做什么检查?
  黄华:早期胃癌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的上消化道症状,时隐时现。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症状是上腹疼痛,开始时较轻微,以后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可为隐痛或钝痛。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抑酸药物不能缓解,腹部持续性疼痛,常提示肿瘤扩散超出胃壁。我建议您去医院做钡餐、胃癌标志物、消化内镜检查。目前内镜的种类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普通电子内镜。内镜最大的优势是能进行活检,可直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我认为,40岁以上的市民,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是必需的。
  读者:我母亲今年50岁,之前一直有胃病,前段时间做了胃镜,查出是慢性胃溃疡。我了解到这个慢性胃溃疡是癌前病变。她会不会得胃癌啊?
  黄华:您说得不错,慢性胃溃疡是胃的癌前病变。然而,胃癌癌前疾病是指具有胃癌易变倾向的良性疾病,也就是说,您母亲得的是良性病变。除了慢性胃溃疡,还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残胃等,这些都是胃癌癌前病变。当然了,有胃癌癌前病变的患者是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积极治疗这些良性疾病,并定期复查胃镜。无需杯弓蛇影,人的心情对健康也十分重要。
  读者:我一位亲戚得了胃癌,已经病理确诊了,家里人急得不行。他75岁了,若手术的话怕老人家吃不消。想请教黄主任,该怎么办?
  黄华:您的情况我能理解,也见过很多,老实说,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您能立刻带老人家去医院。至于治疗,需要根据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来看。如果您亲戚的胃癌处于早期,可以选择内镜胃癌手术和腹腔镜胃癌手术。
  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包括内镜粘膜切除术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两种治疗方法。通俗地讲,就是在胃镜下将病变的区域拿掉,这是目前较新的治疗方法,患者受罪少,治疗简单,但是有严格的适应症。
  目前研究发现,部分早期胃癌也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简单的内镜手术不足以治愈胃癌,所以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应运而生。腹腔镜手术也被称为“钥匙孔手术”,只需要在腹壁开几个0.5-1.0厘米的钥匙孔一样的小洞,通过摄像头将腹腔内的图像清晰地传输到显示器上,医生一边看电视屏幕,一边通过腹壁小洞插入微小器械操作,从而完成传统方法需要20厘米以上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这个手术对医生的要求更高,更需要把握适应症。
  黄华: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专家门诊为周三上午。

 

便血了,可别擅自判断为痔

 

    本报记者 陆珏
  读者:我今年62岁,痔疮反复几十年,平时经常大便干结,大便时会出血,用痔疮膏肛塞后有所好转。这样反反复复,请问会不会是大肠癌,怎么区分是痔疮发作还是大肠癌啊?
  奉林:痔疮出血表现为大便后滴血,严重时有喷射状出血,出血常为鲜红色,附于大便表面。而直肠癌出血是由于肿瘤破溃引起的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量一般较少,不会有喷射性出血的表现,出血为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在一起。因此,患者切勿将两者混淆。
  痔疮的治疗相对容易,若是患上大肠癌可要比痔疮严重多了,治疗起来也麻烦很多。在中国,大肠癌的特点主要是患病群体年轻化,发病的年龄提前到40-50岁,而美国平均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此外,到晚期才发现的患者很多。早期大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晚期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0%。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大肠癌病人来说至关重要。建议一旦首次出现便血,就及时到医院就诊,尤其原来就有痔疮的病人,不能掉以轻心,不要随便给自己诊断为“痔疮”。
  读者:如果发现便血,我需要留心观察哪些情况,方便跟医生描述?
  奉林:①注意便血的特点,了解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每次观察是非常有必要的;②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这个有助于医生判断诊断方向,有目的地进行辅助检查;③注意便血的伴随症状,如疼痛、腹痛、肛门疼痛等;④告知医生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胃溃疡等。
  读者:肠癌可以预防吗?
  奉林:肠癌是一种和不良生活方式、环境以及遗传密切相关的癌症。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明显地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如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饮食,增加新鲜水果及蔬菜的摄入,戒烟和戒酒,加强身体锻炼,控制饮食,减少体内脂肪储量。至于其他的高危人群,如中老年、肠癌患者的亲属、盆腔放疗者、以前的肠癌患者、有肠道症状的人群,肠癌的定期筛查是十分重要的预防手段。目前虽有说法表示,阿司匹林和其他一些解热镇痛药可能有减少肠癌风险的作用,但证据仍然不充分。而且这类药物有很大的副作用,如消化道出血、肝肾功能损伤等,其防癌功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个人不要随意使用。
  奉林: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二上午。

 

做哪些检查可以诊断肠癌?

 
    本报记者 陆珏
  读者:对于大便出血,我该如何去检查?如果诊断出大肠癌,下一步该怎样治疗?
  徐恩文:有大便出血,需排除严重性疾病,特别是结肠癌。一般做以下检查:①纤维结肠镜对于结肠癌诊断安全可靠,不仅能检视肿瘤大小、形态、部位、活动度,且能进行息肉或早期微小癌灶切除,对可疑病灶能定向镜取组织进行活检,是目前大肠癌诊断最有效的手段。②可发现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不能看到的病损,一般进行钡餐灌肠。③CT检查对大肠癌的分期有重要意义。
  诊断出大肠癌后,首选手术切除,联合术前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以降低手术后复发率。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治疗的应用上不断发展。与传统开腹结肠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缩短住院时间。对于术后出现转移和复发,除部分早期患者外,晚期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均需接受化疗。
  读者:日常生活中,我该如何预防大肠癌?
  徐恩文:①改进饮食习惯。合理安排每日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适当增加主食中粗粮、杂粮比例。改变以肉类及高蛋白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少吃高脂类食物,特别是要控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②积极防治肠道疾病。如各种息肉、慢性肠炎(包括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慢性痢疾等。对于肠道息肉应尽早处理。当发现大肠内有腺瘤时,应及时治疗,摘除腺瘤并做病理检查,希望在良性阶段予以摘除。如不早期治疗,绝大多数会恶变成癌,预后不良。③对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男性、家族性多发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注意定期检查,警惕大肠癌早期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交替,大便带血或黑便,大便形状变扁变细等,尽早做肠镜检查。
  徐恩文: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专家门诊时间为周一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