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6 作者:陆珏 来源:苏报集团(引力播) 浏览量:
明天,从除夕到今天(2月6日)连续三天每天12小时上班的孟宪兰终于可以迎来春节假期的第一个休息日。几天的高负荷运转着实让这个已经怀孕7个多月的准妈妈累到了。虽然在病区里健步如飞,但今天下班一回到家,她就瘫坐在了沙发上。
过年期间在神经外科值班,要比平时累不少。平日里,大家每天需要工作8小时。而到了春节,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回家,每天的上班时间调整为12小时。再加上护工阿姨们和情况稍微稳定一点的患者都回家过年了,留在病房里的19个病人中,有18个是卧床不起的重病号,还有1个是刚接受完手术的患者。稍有不慎,患者的情况就会恶化。护理任务无疑比平时更重了。每天上班,别说按时吃饭了,孟宪兰大部分时间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因为孕期浮肿,她的脚背高高隆起,连鞋子都穿不上,为了不影响工作,她索性直接踩着鞋跟在病区里跑来跑去。一天下来,孟宪兰真的累坏了。
好在今年过年,爸爸妈妈都从盐城老家来到了苏州。上班再累,下班回家就能看到家人,孟宪兰还是觉得很满足。2012年工作以来,今年是她第二次能和家人一起在除夕夜吃上一顿团圆饭。大多数时候,她都只能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匆匆回家一趟,看看父母长辈,拜个晚年。而往年,就算没有轮到除夕夜值班,孟宪兰也会和其他留守在单位的同事一起回到科里吃年夜饭。对于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团圆”。
事实上,对于孟宪兰来说,过年期间回家与否,好像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在选择护士这个职业之前,她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好在家人也都很默契,往往只会在节前打来电话问她是否回家,如果得到了否定答案,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这个春节和孟宪兰一样坚守在神经外科病房的,除了苏州本地的两个同事外,还有已经怀孕5个多月的准妈妈鲁林微。鲁林微的大儿子今年三岁,正是粘人的时候,每次鲁林微出门上夜班,他总是拽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奶声奶气地念叨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但是神经外科的病人一向就多,还都是卧床的危重病人,鲁林微又怎么能不走呢?因为科里人手紧张,她和孟宪兰一样,主动对护士长尹湘怡说:“怀不怀孕都一样,不用特别照顾我们,实在撑不住了,我会告诉你的。”今年春节,为了让其他同事回家过年,两个准妈妈又主动提出要留在苏州。
神经外科的住院病人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需要卧床的患者。为了防止长时间卧床导致肺部感染、褥疮等情况的发生,神经外科的护士们每隔两小时就要为患者翻身、拍背,甚至搬动病人。可能旁人很难想象,怀孕7个多月的人,怎么还能够做这些?在常人的认知里,孕妇可能就不该上夜班,不该干太粗重的活。而事实上,这些对于孟宪兰和她的同事们来说,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尹湘怡常常会忍不住担心孟宪兰和她的宝宝,但通常会被孟宪兰以一句“护士长,你那时候不也是这样过来的吗”堵得哑口无言。
作为护士长,科里每一位伙伴的辛苦与付出,尹湘怡都记在心里。她心疼她们,想要照顾她们,却好像又有心无力。这段时间流感肆虐,科里好多人都中了招,但没有一个人提出要休息,尹湘怡只能默默地准备好感冒药和降温贴。因为科里工作量实在大,尹湘怡对护士妹妹们的宝宝总是格外担心。作为她们的“家长”,她在日历本上默默记下了每一个人的大排畸日期和预产期,遇到这两个重要的日子,她总会想尽办法让准妈妈休息上两天,安安心心做检查。而只有听说大排畸结果很好,尹湘怡才会如释重负。在孟宪兰大排畸结果出来后,尹湘怡第一时间就买好了给小宝宝的礼物,作为护理团队的大姐姐,她打心眼里为伙伴们高兴。
“我们的护士团队在面对这么多重病人时从来没喊过苦喊过累,真心为他们的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打动。”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朱文昱在聊到科室护士团队时说道。(苏报融媒记者 陆珏 通讯员 戚希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