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3 作者:陆珏 来源:姑苏晚报 浏览量:
本报讯(记者 陆珏 通讯员 江晓燕)日前,家住东渚的陆先生在家人陪同下,来到苏州科技城医院急诊部。家人心急如焚,表示陆先生这两天在家连续呕吐、腹泻,吃了药未见好转,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急诊医生立马给陆先生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其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肾功能等均显示异常。心内科与重症医学科医生协同会诊后,表示陆先生存在感染性休克,病情较重,遂收治ICU进一步治疗。
陆先生的儿子说,父亲和奶奶住在一起,平时十分节俭,经常吃隔夜菜。就在两天前,父亲把冰箱里放了两天的木耳以及隔夜的番茄炒蛋、丝瓜拿出来吃了。第二天,他就开始出现了腹痛、呕吐、拉肚子,还伴有发热。两天下来,症状丝毫没有缓解,身体便吃不消了。此外,奶奶也吃了同样的饭菜,万幸只出现了轻微不适,吃了点药就好了。
听完家属的描述并结合检查,苏州科技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汪明灯表示,陆先生是因为急性食物中毒导致急性肠胃炎、感染性休克。而陆先生入住ICU时,已出现了凝血功能、肾功能损伤、心脏损伤等多脏器功能障碍问题。在ICU经过积极抢救治疗,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观察两天就可安排出院。
汪明灯提醒市民,饭菜最好当天做、当天吃,尽量不要吃隔夜菜。“因为隔夜菜中,若有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滋生,食用后可能会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
另外,陆先生这次病情危急,很大原因是没有及时就医,病程拖延而造成了严重后果。为此,市民中尤其是老人、小孩等体弱多病人群,遇到腹痛、呕吐、腹泻更要引起重视、尽快就医,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