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作者:看苏州 来源:看苏州 浏览量:
疫情下的产科会有什么不同吗?
走进苏州科技城医院产科,这里和往常一样,
依旧热闹,美妙的“啼哭”声此起彼伏。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产科门诊就诊人数减少了,
但有个数据和往年持平——
1月25日到3月10日,
有245个新生儿在这里诞生。
“瓜熟蒂落是任何意外都阻止不了的。”
妇产科主任陶冶笑着说。
产科里的“热闹”:医护充当临时妈妈
2020年春节,是一个不寻常的春节。
对工作35年的陶冶而言,今年春节的妇产科多了忙碌,也多了一份温情。
“工作多年春节基本上都在产房,今年特殊一点,除夕我回家早。”1月24日除夕当天,因为感冒发烧到40度,陶冶提前回家。
1月25日(正月初一),陶冶又准时出现在产科。
“前一天晚上我们就料到陶主任一定会准时出现,她做事一向雷厉风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魏岩说,陶冶是典型的“工作狂”,35年12000多个日夜,陶冶迎接了1万多个新生命的到来。
为了保护医患安全,妇产科开辟出负压手术室、隔离病房;落实一级防护,配备好隔离病房专用物资;强化消毒杀菌……
疫情期间,苏州科技城医院妇产科接收多个居家待产的孕妈妈,均在精心呵护下顺利生产。
2月13日,怀孕38周的田女士因公婆从南昌来苏,正在居家观察。凌晨1点,田女士羊水破裂。紧急时刻,田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苏州科技城医院。
“在急诊科见到产妇时宫口开了3指,臀位不正,来晚一点胎儿会有窒息的危险。”陶冶回忆说,产妇很快被推进隔离病房,进行剖腹产手术,仅仅用了30分钟,婴儿顺利出生。
孩子出生后,田女士由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看护,小婴儿暂时不能见妈妈,而医护人员就充当了“临时妈妈”的角色。
“喂奶粉、拍嗝、换尿布、换衣服,逗逗小天使,一个宝宝有三四个‘临时妈妈’,病房里比往日更热闹了。”陶冶说,很多护士是95后,还没有结婚,提前体验了妈妈的角色。宝宝没有睡的时候,使出十八般武艺来逗孩子,“跳民族舞、新疆舞、哼儿歌,摇摇拨浪鼓……真的是热闹!”
在医护人员的照料下,一周后田女士和孩子顺利出院,“感谢苏州,谢谢你们的照顾!”离开医院前,田女士一家向妇产科的医护人员鞠躬致谢。
陶冶说,疫情防控期间,医院产科门诊就诊人数减少了,但新生儿的数据和去年却是持平的。
“瓜熟蒂落是任何意外都阻止不了的。”陶冶笑着说,妇产科是新生命到来的地方,这里依旧热闹、充满希望。
医患关系变得更为和谐
疫情之下,让陶冶感触最深的是医患关系变得更为和谐。
“有产妇家属见医生护士吃泡面充饥,饭点前便送来水果、面包、家乡特产,这些暖心举动让我们很感动。”陶冶说,医患之间的信任,就是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3月8日,苏州科技城医院妇产科医生王传杰收到里一条暖心短信:没能看清你的样子,但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医生……
短信作者周女士是一位怀孕36周的二胎妈妈,从湖北老家回苏在家居家观察。因为提前破羊水,她在家人的陪伴下紧急前往医院急诊。但医院负压手术室正在被其他特殊病人使用。王传杰陪着周女士前往其他医院。转运车上,王传杰一直鼓励周女士,握紧她的手让她放宽心、相信医生。
“收到祝福短信我有点意外,我们只是做了妇产科医生应该做的。”王传杰说,妇产科医生有艰辛、压力,但患者的鼓励让她更有动力,也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守护好孕产妇。
“在这个非常时期,我们妇产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所有孕产妇平安生下宝宝。”性格豪爽的陶冶说,她是一个很理性的人,这段时间她被患者们暖到了,没忍住,掉了几次泪。
2020年的开年比往年似乎要
艰难一点、沉重一点。
但在产科,依然充满喜悦,
充满希望,充满生命的力量。
一个个降生的小生命,
为疫情的阴霾带来了一抹亮色,一缕曙光。
产科的白衣天使们
用坚守传递希望。
编辑:龙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