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医院新闻

我院开展血管通路新技术 为血透患者构建更强生命线

2023-03-16 作者:王晓禾  来源:肾内科 浏览量:

我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在肾内科主任侯国存的带领下于2021年1月国内首次提出了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技术用于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这种术式旨在最大程度减少手术操作对静脉血管的损伤,同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手术中应用。近期临床研究成果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

侯国存介绍,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公认最佳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但是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成熟以及狭窄、血栓问题一直是困扰血管通路医护人员的难题。为了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熟率和减少狭窄率,我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团队首次提出了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技术用于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即完全保留静脉周围组织后与动脉进行侧侧吻合再结扎静脉远端形成功能性端侧吻合。

这项新技术旨在最大程度减少手术操作对静脉血管的损伤,同时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手术中应用。研究成果分别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国血液净化杂志》、《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Cases, Innovations and Techniques》、《JoVE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Journal  of  Vascular  Access》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先后在第19届亚太肾脏病大会(Asia Pacific Congress of Nephrology, APCN)、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1年学术会议、2023年世界肾脏病大会(the World Congress of Nephrology, WCN)展示。2022年初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成功注册了题为《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对动静脉内瘘远期预后的影响—一项单中心、历史对照研究》。目前以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技术为核心的在研课题10余项。

截止2022年10月,团队以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技术成功构建自体动静脉内瘘84例,及时通畅率100%,术后1年初始通畅率>80.00%,辅助通畅率为>95.00%,近吻合口狭窄率为11.27%,其中动脉1.41%,静脉9.86%。研究结果提示完全“不接触”静脉血管处理技术构建动静脉内瘘成熟快,通畅率高,并发症少。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更加通畅的生命线,留下更多的血管资源,节约因内瘘狭窄、闭塞而产生的住院费用,避免内瘘重建、球囊扩张术带来的不适感。(王晓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