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医院总机:
0512-33322120

门诊电话:
0512-69584601

媒体聚焦

国际商报:苏州高新区全力打好“惠民”牌

2017-08-16 作者:国际商报  来源:国际商报 浏览量:


2016年,苏州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68亿元,全区累计集聚高新技术企业409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保参保率均达99.9%,老年居民社会化管理服务覆盖率达99.2%。为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社保、养老、住房、文化等方面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苏州高新区今年再推进8大类25项、总投资144亿元的实事项目,全力打好“惠民”牌。


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在人民群众经济生活富裕的同时,将文化繁荣富裕纳入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总体布局,推出一系列发展文化事业的具体措施。


高新区文体中心是苏州市“十大文化工程”项目之一,自去年11月开业以来,搭建“湖上书舟”等10个项目,举办了WESG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亚太区中国总决赛等10多项国内外知名活动。今年7月,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合方书坊”对外开放,合方书坊是苏州高新区文体集团自身孵化的文创项目,其将苏州手工艺、茶道与书店融合,形成集书坊、茶道、工艺、互动为一体的体验空间。今年在文体中心筹建的“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争取用2~3年时间,将乐团打造成民族音乐创作、演出、研讨、交流的一流平台。高新区文体中心将艺术、文化与当代人的生活、审美、需求相结合不断创新、创意,让市民享受生活美学。


为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苏州高新区近3年来提升了24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扩建、改建41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区现有各级群众活动场所70个,文化广场26个,图书分馆25个,展览场馆14个,评弹书场21家,电影院8家,书店10家。今年以来,高新区组织开展全区首届歌唱器乐舞蹈大赛、“百姓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高新区阅读节等大型活动。近年来,区域内年均举行各类文化展演活动达300余场,公益性讲座150多场,放映数字电影1000余场,累计惠及群众55万人次。


苏州高新区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在区内浒墅关古镇开设草席文化馆,因浒墅关席草的种植和草席的制作及其经久耐用的特质而久负盛名,由于时代的变迁,一席走遍天下的盛况不再,现在馆内设有草席历史文化墙、草编制品、草编工具、席草成草过程、浒关草席商铺名册、草席制作流程的人偶模型等展示,将历史文化以实物、图片等形式以示后人。目前,高新区正在筹建少儿特色图书馆和城市文化客厅,整合全区群众文化艺术资源,打通基层文化建设“最后一公里”。至2020年,高新区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水平将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网格体系。


教育现代化育新人


近3年来,苏州高新区投入资金3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20多所,90%的学校教育设施达到江苏省一类标准,省、市优质幼儿园比例达75.6%。高新区推进实验小学、实验初中等名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探索紧密型、协作型等办学模式,抓好学校特色培育。


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马运路校区,占地62亩,总投资达2.5亿元。这个学校采用集团化办学的“孵化效应”模式,总投入5.5亿元,打造一校三区,现又投入2.5亿元,筹建占地78亩的锦峰路校区。 优质教育师资是关键,为提升教师整体水平,苏州高新区实施教师职前2个月的“岗前实训”、新教师为期3年的“雏鹰工程”、5年期的“青蓝工程”,形成教师成长不断链的培养体系,全区所有学校实现市级以上名师全覆盖,薄弱学校、优质学校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基本均衡。 苏州高新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推进文明礼仪、心理健康、环境、传统文化等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全区所有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各类兴趣活动和学生社团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参与率达80%以上。足球篮球赛、文化艺术节、学生书画展等已成为各校年度盛事,书香校园、艺体特色学校等素质教育品牌进一步彰显,基本形成“一校一品”风貌。


健康长寿有了保障


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医院在全国首创脱卡结算APP,通过医院内定位导航系统,患者按照提示能便捷地找到要就诊的科室,在APP上知晓就诊医师、候诊的准确信息,智能导诊系统根据患者病情推荐就诊,停车、挂号、检查、取报告等就医流程做到省时、快速完成。为方便市民群众就医,科技城医院从去年起联合7家社区卫生服务所共同成立苏州高新区医联体,依托远程会诊等技术及“支医帮扶”活动,建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并开通4条免费班车路线,辐射到乡村,初步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格局。今年2月,该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的肿瘤中心正式成立,为肿瘤患者打开一条省时、省心、省钱的绿色通道。医院还将引入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外籍人才和技术,打造国际化的苏哈医院。


高新区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以“15分钟健康圈”为目标,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1大类43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加大资金投入卫生信息建设工程,实现全区医疗机构间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目前,全区已完成25万份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采集、录入,建立居民健康指标监测体系,实现健康档案“记录一生、管理一生”的功能。